趁着夜色,余真来到山前。

    通往温泉的路,需要全部重新开辟。

    稍微看了看地形,余真决定这条路就不要尽量走直线,而是尽可能顺着山势,从山脚弯弯绕绕地过去。

    一来并不是很远,二来这样走,一路上也能尽可能多地欣赏沿途的风景。

    做出了决定,他便开始动手。

    释放出灵气,注入松软的泥土中,然后使用搬石成山术,轻松将这些泥土移开。

    一次五十斤泥土,看起来不多,但架不住速度快。

    “拎”起来往旁边一扔,便算完成一次,耗费时间不足一秒钟。

    他算了一下,移动一方土,就算慢一点,也只要两分钟。

    比老吴的挖掘机快多了。

    而且更加方便、轻松,泥土还能扔得远远的,不需要用车运走。

    试验成功,余真顿时来了兴致,像个勤劳的土拨鼠,不停地搬运着泥土。

    直到体内灵气差不多耗尽,他已经向前开辟了一条四米宽、二十多米长的土路。

    这只是路基,后期还要铺上混凝土,当然那也就几天的事。

    但还是太慢。

    他每天来弄个十次,也就两百多米,村里距离温泉直线距离也有几公里,弯弯绕绕可能得十公里左右。

    按照这个速度,他要坚持一个多月。

    有没有再快点的办法?

    比如做一个像挖掘机那样的挖斗,然后只控制挖斗呢?

    他觉得这个想法可以试试,于是第二天上午,他找到杨大爷,让他帮忙弄了一些薄薄的竹片,然后用注灵过的胶水把竹片粘成一个斗子。

    有灵气的加持,这个薄薄的竹片斗子,异常坚固,用来挖土没有任何问题。

    也不用去山里,余真就在院子外的竹林,用竹斗挖了一筐土。

    竹斗装满至少有五百斤,但在余真的控制下,还是神奇地漂浮了起来,而且动作灵活,速度一点也不慢。

    他又往竹斗上加了很多砖头,在六百斤的时候,移动速度显然慢了下来。

    加到一千斤,就漂浮不起来了。

    看来五百斤左右,是最佳重量。

    这也不错了。

    只需要做两个竹斗,他就能连续不断地挖土,两秒钟能倒一次。

    那么挖一方土只要十多秒,效率提高了七八倍。

    一天一公里多路基,一个星期不要就能通到温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