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中,陈循的声音响起,顿时引来了王天官的不满的眼神。

    要是说这次他的确安排不公也就算了,可还是那句话,他明明是安排的平调,甚至还给刘定之升了一级。

    这种情况下,陈循还要出言反对,不得不让王天官怀疑,这老小子是不是存心要恶心他。

    不过,面对着王文不满的目光,陈循只是微微歉意,随后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天官大人谙熟铨选,所拟调动本无不妥,但是,臣以为既是平调,那么刘定之便亦当按本级选用,宜为从五品左谕德。”

    闻听此言,王文皱了皱眉,有些疑惑陈循到底在想什么。

    官员选用,固然有一定之规,但是,也有权宜之法。

    刘定之的资历颇深,为人清正,才学出众,一手锦绣文章,即便是在翰林院中,也是拔尖的。

    虽然说,他尚未考满,但是念在多年为官,德行操守从无瑕疵,略加提拔,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定之尚未考满,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是下一任翰林学士的最有力竞争者。

    所以,正五品的左春坊大学士,其实并不算是违规。

    而且,陈循作为如今清流的领头人,刘定之能够管辖左春坊,对于他来说,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才对。

    可现在……

    王文眸子闪了闪,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他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陈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是,吏部铨选,向来以急以要为先,左,右春坊虽归詹事府管辖,可终归各有司职。”

    “春坊大学士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谕德,庶子之职,故此,按照铨选急缓,理当先定春坊大学士,再定其他职位。”

    太子府的构成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一共就四个机构,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

    理论上来说,这四个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詹事府负责协助太子处理各项事务,类似于大管家的角色。

    左、右春坊,则负责为太子起草令谕,拟定奏本,讲读经延等事务,其职务和内阁相似。

    相对来说,司经局的差事就比较单一,负责管理图书,专门收藏天下图册,以备太子学习之用。

    因为各有司职,所以这四个机构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上下级之分,所以从名义上来说,詹事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各自有属于自己的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