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之后,离放寒假就只有一周的时间了。

    课程早就结束,各科全都进入了最后的总复习。

    期末考的前一天,江绾终于等到了胡校长邀她谈话的通知。

    胡校长说:“其实,公开课之后就想找你谈一谈的,但是因为临近期末,局里也有很多会议,就耽搁到现在。”

    “没关系。”江绾说:“我能理解。”

    胡校长并没有铺垫太长,直截了当:“公开课之后,我和其他班级和年级的语文老师开会讨论过。最后一致认为还是以这次期末考试作为参考。那天的课程我听了,你摒弃了学生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这一点我不太理解,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有些讨论是必要的,有些讨论其实就把孩子给带偏了。我们不能为了课堂气氛,就允许孩子随意找话题。”江绾说:“这一点我在给您的教改文件里,其实有提到过。还有,以往语文老师都会把课上遇到的一些考试会考到的字词,尤其是古文中的,要求大家课下回去自行掌握,而我在这一块我特意在课上着重讲了。我的方案其实最终就是要让孩子无障碍的阅读,无羞怯的说话,以及无束缚的写作。这个或许在短时间内,成绩上并不明显,所以,这次期末考,我们班的成绩未必会如您所愿。”

    胡校长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咱们马上迎来了期末考,你也别太有压力。我们学校的语文改革本身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所以,我们还要是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要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方法。”

    “是的。”江绾点头。

    所以,胡校长的意思,江绾是明白的,她的方案其实被否定了。

    不过这样也好,这个寒假她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接下来两天,江绾在监考中度过,之后是两天的判卷,在之后,她开始享受作为老师的第一个假期。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她和杜月娟的关系简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监考和判卷一共四天,每天的中饭都是杜月娟亲自做好给她送到学校的,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羡慕的说不了人话,各种挤兑江绾。言语之中皆是羡慕嫉妒。

    当杜月娟被问起与江绾是什么关系时,她更是毫不犹豫的回答说,她把江绾当女儿一样看待。

    这话江绾要说不感动,她都不信。

    她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过母爱,吴海兰那里没有。亲生母亲又早早离世,她既渴望母爱,又排斥妈妈这个字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