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都,凌骁全面负责后勤工作。

    大军离开后,凌骁开始调集粮草,随时准备支援前线作战。

    同时,为了保持联系畅通,凌骁在孙瑜离开前,与孙瑜共同经过商讨,大军将会在所过之处,留下一些具体的记号。

    而在孙瑜走后,凌骁组织了接近一百名传令兵。

    这些传令兵并不是全部都跟随大军出发,而是分段离开,每个人负责一段。

    当前面的传令兵离开后,后面的人再跟上,往来不断。

    按照大军留下的记号,传令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隔一段时间,传令兵就会返回武都大本营。

    这就好像是给作战的大军按上了一个GPS定位系统,能够让凌骁随时知道大军的动向。

    一旦前方受到羌人攻击,或者进攻不利,凌骁立刻就可以率军支援,或者供给粮草。

    大军离开后的一个月,传令兵也终于是传回了捷报。

    根据姜维的计策,在孙瑜的果断指挥下,大军还真的通过寻找羌人境内的牧场,成功的堵截到了羌人的部队。

    连续两个月,捷报频传。

    大军通过牧场,利用守株待兔、主动出击的策略,成功击破了羌人的军队。

    一直攻击到了羌人占领区的腹地,并且捣毁了羌人军队的一些临时聚居地,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羌人的气焰。

    直到大军出征的第三个月,孙瑜才率军返回武都。

    这次回来,还带回许多牛羊。

    “主公,羌人几大部落首领联合向您请降,他们希望能够保持和平关系,并且愿意向我们称臣,承诺永不进犯!”

    孙瑜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凌骁献上羌人的降书。

    凌骁大喜。

    让羌人投降,这才是最终目的。

    自己可不想日日夜夜都要防备这些羌人,那样可太难受了。

    为此,凌骁还特意给羌人的部落写了信,表示自己愿意接受他们的请降。

    派专人送往羌人地区后,凌骁终于是把心放下。

    “主公,臣有一事要与您说。”

    晚上休息时,孙瑜在大殿拦住凌骁。

    “孙太守,何事找我?”

    孙瑜拱手道:“主公,臣观姜维胸怀大志,而且智谋超群。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更大的官职,而绝非一员普通将官。”

    呵呵。

    凌骁拍了拍孙瑜的肩膀,感叹道:“孙太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