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在长安休整了一天。

    凌骁还是决定先礼后兵。

    毕竟自己连年征战,军兵损失太大,粮草、钱粮也消耗很多。

    能不打还是不要打,和平解决为上。

    基于此,凌骁找到了一名懂得匈奴语言的人,将自己的一封信翻译好之后,命令军兵骑快马送入上郡。

    在等待过程中,凌骁命令邓萧率领本部兵马进驻耀县,以防备匈奴骑兵。

    耀县距离漆垣只有一百多里地,属于雍州边境。

    一旦对方有什么风吹草动,耀县会第一时间得到情报。

    大军出动,凌骁也在长安积极准备着粮草以及后勤设施。

    这天傍晚,凌骁刚刚忙完军务,将粮草准备齐整之后,忽然从耀县传来情报。

    前往上郡送信的军兵,竟然被匈奴人给杀了,头颅被送到了耀县。

    凌骁怎么也没想到,匈奴人竟然野蛮到了这个地步,竟然信使都给杀了。

    “该死的匈奴人,欺人太甚!”

    盛怒之下,凌骁火速派人向前线下令,命令邓萧立刻向漆垣展开进攻,必须以最快时间占领漆垣。

    之所以凌骁会让邓萧迅速进军,是因为通过这么多天的调查得到情报,漆垣县城内只有几千匈奴骑兵。

    凌骁判断,匈奴人肯定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集结太多人。

    而且这么多年来,大汉朝廷对他们的忍让,让他们觉得雍州根本不敢与他们为敌。

    骄兵必败,凌骁就是抓他们这个弱点。

    对付匈奴人,不需要什么太高深的策略,就是硬碰硬,用骑兵强悍的攻击力去消灭他们。

    命令下达以后,凌骁再次找到耿义。

    通过耿义的了解,现在长安有军兵一万五千人。

    其中,有六千人是那些避难的难民。这些人还没有什么战斗力,需要通过战争来锻炼他们。

    权衡之下,凌骁抽调出一万军兵,亲自领军离开长安,赶奔耀县。

    半路上,凌骁得到前方传来的捷报。

    邓萧以急行军速度赶到漆垣,打了匈奴人一个措手不及。

    在漆垣城外,歼灭匈奴骑兵五千多人,斩杀匈奴重要将领三人。

    目前,大军正向甘泉进发。

    得到这个消息,凌骁大喜,立刻催促大军加快前进。

    经过一天半的行军,子时初刻,大军终于到达耀县。

    简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