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国军垦 >
    
    叶帅的飞机降落在吉普国际机场时,正值初秋。

    舷窗外的伏尔加河像条银色的丝带,河岸边的白桦林刚染上浅黄,风一吹,叶子簌簌落下来,像撒了一地碎金。

    他拖着行李箱走出到达口,就看见举着“叶帅”牌子的司机——

    典型的东欧面孔,金发在阳光下泛着浅棕,制服熨得笔挺,见他过来,立刻躬身接过箱子:

    “少爷,夫人在庄园等您。”

    车子驶离市区,沿途的建筑渐渐从尖顶教堂变成木刻楞小屋。

    叶帅望着窗外掠过的麦田,忽然想起军垦城的试验田。

    那里的冬小麦是深绿色的,带着沙漠植物特有的韧劲,而这里的麦子金黄饱满,像被阳光泡透了似的。

    司机忽然开口:“舅舅让您先去内政部一趟,他说有份文件需要您签字。”

    内政部大楼矗立在市中心的广场旁,灰色的花岗岩墙面透着肃穆。

    叶帅走进大厅时,正撞见舅舅伊万诺维奇送客人出来。

    舅舅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金色徽章,看见他,原本严肃的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大步走过来拍他的肩膀:

    “我的外甥,军垦大学的高材生,终于肯回吉普了!”

    他的俄语里还带着点新疆口音——当年跟着伊凡娜去军垦城探亲,学的那点汉语总夹着俄语腔调,如今倒反过来了。

    办公室里挂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十几个城市。

    伊万诺维奇指着其中一个红点:

    “你母亲总说让你自由发展,但你姥爷昨晚还在念叨,我们家的人不能只懂种地。”

    他从抽屉里拿出份文件,“这是州政府的任命,让你去别尔哥罗德担任农业局副局长,主管跨境种业合作。”

    叶帅的手指划过文件上的公章,忽然想起父亲叶雨泽的实验室。那里的培养皿标签上,总用红笔写着“抗逆性”“适应性”之类的词。

    他抬头看向舅舅:“我学的是作物遗传,怕是做不好行政工作。”

    “谁让你做行政了?”

    伊万诺维奇从书架上抽出本厚厚的文件夹,“别尔哥罗德有全俄最大的旱作试验站,他们想引进华夏的光伏滴灌技术。你去,不是当局长,是当技术顾问。”

    他翻开文件夹,里面夹着张照片——试验站的黑土地上,插着块木牌,上面用中乌双语写着“中乌联合种业实验室”。

    离开内政部时,司机递来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