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龙腾股海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观音圣像

    大家还记得刘勤吗?就是那个后期加入杨满仓小团队的“眼镜”股民,他在郢州市胡家集镇常务副镇长的位置上干了快一年了。

    胡家集镇是郢州市的一个大镇,以丰富的磷矿石蕴藏而出名,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在这里建设了几个矿区,并设立央企荆襄矿务局进行管理。为什么叫荆襄矿务局呢?因为这里是原荆州与襄樊的交界处。

    奇怪的是,地下有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开采出来就能换钱的宝贝,天上有中央空投的用于开采宝藏的大量人民币,荆襄矿务局这个央企的效益就是起不来,最后只得关门大吉。

    说奇怪也不奇怪,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但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是靠投机取巧甚至坑蒙拐骗富起来的,而且也并没有带动其他人富起来,倒是起到了一切向“钱”看的示范作用。

    当然,向“钱”看也并没有什么不对,国家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没有钱行吗?问题是那么一些掌握了国家资源和有着职务便利的人,他们把国家或集体的钱“看”到了私人的钱包里。于是,国企垮了,国有资产流失了,蛀虫们肥了。

    这些肥肥胖胖的蛀虫们一度在中华大地上浩浩荡荡,他们成了暴发户,他们用不义之财到世界各地挥霍,由于无德、无知、无畏,丢了自己的脸,顺带丢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脸。他们无视还在穷困线以下艰难生活的亿万民众,倡导高消费,引领新潮流,一只手表或一个手包就超出普通人一辈子的收入,而且因为是在国外购买的奢侈品,他们拿着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拯救了国外的夕阳产业,养活了外国的资本家,帮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度过了经济危机。

    更有甚者,其中一些“有胆有识有野心”的人员,采取各种方式侵吞国有资产后,再把他们手中“带血”的钱洗白,然后用这些资金廉价收购或者承包国有和集体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政府看重的“企业家。”

    不可否认,刘勤所在的胡家集就有这样的“企业家”,也就是俗称的老板吧,国企垮了,集体栽了,他们的矿洞却富得流油。

    有了“蛆虫”得以生存的土壤,市里和镇里的一些官员便明里暗里伸手为自己捞钱了,向钱看嘛。他们和老板们打成一片,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手段,也成功致富了。

    刘勤属于那种胆小的或者说对党纪国法还有敬畏心的官员,最多也就是偶尔与几个要好的老板打打业务牌,“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