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别百官。

    回望长安后,刘协纵马向前。

    自在朝堂提议亲征以来。

    刘协虽然马不停蹄的操办着各项事务。

    但兵家大事并非儿戏。

    即便是各项程序一应从简。

    到得今日出征。

    也已经历时近月。

    但对于结果,刘协还算满意。

    此前刘协手中可有之兵约为三万之数。

    如今他短短时日内就已募集了新兵一万。

    加起来共有四万可战之兵。

    这四万士兵当中。

    刘协带走了包括一万余名新兵在内共计三万。

    给长安守将徐荣留下了一万可战精锐士兵。

    一万虽少。

    但长安再度被围城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外,在此前打败西凉军、并州军时。

    还有相当数目的败军之兵退伍成为长安百姓。

    这些残兵败将,刘协当时看不上。

    这是因为他知道。

    决定一场战争的,往往不是士兵的数量,而是战斗力!

    但若是长安真遇围城之危。

    这些隐藏在民间的退伍士兵,统统可以发动起来。

    事关身家性命,不愁他们不卖力气拼命。

    因此长安在后,当无虞也。

    手中三万出征之兵。

    刘协将其分为了前军、中军、后军三部。

    其中前军由高顺统领,定名为先锋军。

    先锋军旗下有陷阵营昔日之兵,再混杂少量新兵,确保战斗力强劲!

    后军则为后勤部队,包括辎重运输、扎营、军中伙食等等。

    后军组成部分,则由少量老兵带领,大量新兵杂陈其中,另有长安民夫数千,以充劳力。

    至于中军。

    毫无疑问。

    自然是由天子刘协亲自率领的得胜军。

    其中新兵和老兵各半,武器装备,俱为三军之最!

    烈日当空,风无半点。

    就在这炎夏时节。

    刘协率领三军,兵发冀州而去!

    三军起行不久。

    尚未远离长安。

    一路上自然是畅通无阻,毫无风险。

    军行一日。

    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一切井然有序。

    和此前领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