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于飞何德何能,能够担任星学院的学员班主任!”

    “以前我不相信有什么“戏子误国”,但现在看了《星学院二》的班主任名单后我信了。我承认凤于飞后台很牛,但请你不要来祸害祖国的花朵好么?就当是发善心了,给自己,也给别人积点德。”

    “亮瞎我的眼!昔日小学员,翻身把歌唱,今天当班主任了!”

    “有什么配不配的,人家流量、名气在那儿呢!跟那么多名导合作,是头猪也该学聪明了,你们这些喷子、水军赶紧滚!”

    “戛纳影帝还不算有实力?我也没见得你们背后那些偶像有多牛!”

    原来是《亚洲星学院》项目重启,时隔11年,院长萧楚红也凭借脱口秀成为影响一方风雨、多方成就的一线巨星了。

    第二期的《星学院》对录制内容进行了调整,参考了第一期的评论和经验反馈,减少导师的授课次数,拉长练习和实战的时间,引入班主任机制,把节目的重心放在了学员与老师之间的平时互动之上。

    给学员授课的导师还是第一季的那些人,但他们仅仅负责授课,班主任和辅班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对学员进行指导,安排练习和实战,协助学员通过考核并顺利毕业。第二季节目的主要看点不单是学员和导师了,还有班主任与辅班老师、学员们日常的互动上面。

    录制内容改了,学员的录取年龄也做了调整。

    第一季的《星学院》年龄偏低的学员吸收和成长普遍不如大年龄组的学生,主要的原因不是差在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上,而是在生活和人生阅历的积累上。为了避免低龄段学员全军覆没的情况再度出现,第二季的学生入学年限定在了16~19岁之间。

    学员年龄做了调整,人数也有了改变,从48人拦腰改成了24人。

    二十四个学员都会在同一个班上课,配备一个班主任和三个辅班老师,每个辅班老师各带八名学生进行日常练习和训练。

    学员人数少了,但淘汰制依然存在。

    受总局规定所限,一季的节目不允许超过12期,因此为了保证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星学院》第二季前6期节目不会淘汰掉任何一名学员,这一季每两期综合考试一次,三次综合考试的成绩决定三个组的首轮汇报演出内容和顺序。

    虽然前六期不砍人,但六期之后,只有通过考核的名次靠前的学员才有机会参演每一期的导师考核。

    而且一旦有学员出现连续两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