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世界1620 >
    
    1642年,崇祯十五年,是大明帝国最为难熬的一年。之前几十年逐渐积累下来的所有压力,都在进入新年后如殉爆的火药桶般一一炸开。

    首当其冲的第一个火药桶,就是2月末落幕的松山战役。大明帝国在北方苦心经营的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在持续大半年的松山战役中遭到了灭顶之灾,崇祯皇帝倾尽国力调派出关的明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拥有强大火器优势的十三万明军,在战役初期几乎逼垮了黄台吉,大批华美军械打得满清主力完全失去了分寸。可惜,蓟辽总督洪承畴当初定下步步为营、诸点压迫的战略方针,在崇祯皇帝的糊涂干预下破灭。

    好大喜功的崇祯皇帝似乎难得抓到双王与四条二的牛逼牌,连发四道诏令,命令辽东战区发起全面进攻。深知明军优劣的洪承畴在痛哭一场后被迫出击,然后明军不出所料地被抓住机会的清军截断后路,各部明军总兵纷纷乱了阵脚,继而引发不可收拾的大溃败。

    松山一战,明军战死、投降、逼海淹死、溃散超过十万,总兵曹变蛟、王廷臣等一批战将困守松山城数月,几乎全军殉国,只有吴三桂的部队基本保持完整退回山海关。

    “十三万兵同日死,浑河流血增奔湍。”一首《松山哀》,实难回首。

    明军松山惨败,锦州、杏山、塔山等关外城塞堡垒纷纷沦陷,山海关成为最前线。包括蓟辽总督洪承畴在内的大批辽地官将投降,清军全面掌握了进攻大明帝国的战略主动权。

    关于崇祯皇帝是否真的连发四道诏令催促洪承畴出战,督抚之争到底影响多大,历史的争议很多。但综合明末诸多积难重返的历史弊病,松山战役无疑是导致大明帝国最终覆没的最大一块棺材板。此战之后,明军北方精锐主力几乎十不存一,无论是抵御满清入侵还是面对风起云涌的关内农民军,崇祯手里已经无牌可打。

    而在这个新的历史时空。松山之战的结果虽然未变,但局部战斗却比历史同期更加出彩,也更加惨烈。

    当得知后路被截断后,那种习惯性的恐惧感再次弥漫全军。大同总兵王朴首先率军逃跑,诸军大乱。紧跟着密云总兵唐通、山海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山西总兵李辅明和援剿总兵白广恩也相继溃逃,然后被清兵一路多段伏击,死伤数万。大量武器装备遗弃。

    唯有东协总兵曹变蛟、辽东总兵王廷臣在全军混乱中坚守不动,然后孤军驰援松山的蓟辽总督洪承畴,接着被清军主力团团围困。

    总计拥有五千多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