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的崇祯十五年,大明两广的高级地方官就出现了大规模变动,如今是沈犹龙出任两广总督一职,琼州知府则换成了沈廷扬。
沈犹龙是从福建巡抚转任而来,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没啥好说的。沈廷扬由北京户部郎中一职升调琼州兵备道兼知府,则属于违背历史原貌的人事安排。
曾经贬在琼州好几年的赵有恒,在几年前官复原职后,历经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等职,现在也调任两广,担任广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奉旨监理两广兵马钱粮军械。两广总督通常兼任广东巡抚的人事,这次也出现了罕见的分离。
如此耐人寻味的大动作,则是因为在去年年初,上一任两广总督张静心即将卸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动两广的“百花居案”。
时任琼州知府的“路人甲”和部分官员,适逢广东道监察御史到访问事,一波官员在琼山县一家名为百花居的酒楼里宿醉不起,结果偏偏半夜时百花居发生了火灾。汹汹的火势波及了百花居周遭多家民宅店铺,琼州知府、通判在内的多名从外地迁入的琼州官员,连同广东道监察御史都葬身火海。
如此离奇的官员集体遇害案,一度引起了崇祯皇帝的注意,而长期山高皇帝远、少有高层问津的琼州,其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让崇祯翻看之下大吃一惊。
一番了解之后,才发现每年经由琼州转运入粤、闽、浙三省的米粮居然高达70万石,其中进入广州的数量就有60万石,而琼州府数年间上交户部广东清历司的“杂课银”也有几万两。
再一详查,当年熊文灿拍着胸脯保证的“以流民实琼屯垦,可解灾荒流民滋事之难,米粮百万之利亦可期也”居然几近成真。
虽然都是粮商倒卖流转,但以琼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偏野地方,能活络出如此大数量的米粮。简直就是奇迹!
再延伸到东南三省,闽、浙、粤,乃至整个南洋,海上粮食贸易这些年非常活跃,部分粮食贸易还一度还到达山东。东南沿海州府粮价平稳,虽然灾荒也时有发生,但却是大明民乱最少的地方。比起十年前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也支持着崇祯那岌岌可危的朝廷岁入。
再回想起多年前熊文灿主政两广时,莫名其妙地每年总会多出几万两白银的内帑收入,已经穷得没抓拿的崇祯这才真正开始审视两广及琼州对大明的重要程度。
传统的江南运河漕运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河道久失疏浚,江南漕粮北上。地方沿途吃拿卡要多
沈犹龙是从福建巡抚转任而来,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没啥好说的。沈廷扬由北京户部郎中一职升调琼州兵备道兼知府,则属于违背历史原貌的人事安排。
曾经贬在琼州好几年的赵有恒,在几年前官复原职后,历经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等职,现在也调任两广,担任广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奉旨监理两广兵马钱粮军械。两广总督通常兼任广东巡抚的人事,这次也出现了罕见的分离。
如此耐人寻味的大动作,则是因为在去年年初,上一任两广总督张静心即将卸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震动两广的“百花居案”。
时任琼州知府的“路人甲”和部分官员,适逢广东道监察御史到访问事,一波官员在琼山县一家名为百花居的酒楼里宿醉不起,结果偏偏半夜时百花居发生了火灾。汹汹的火势波及了百花居周遭多家民宅店铺,琼州知府、通判在内的多名从外地迁入的琼州官员,连同广东道监察御史都葬身火海。
如此离奇的官员集体遇害案,一度引起了崇祯皇帝的注意,而长期山高皇帝远、少有高层问津的琼州,其多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让崇祯翻看之下大吃一惊。
一番了解之后,才发现每年经由琼州转运入粤、闽、浙三省的米粮居然高达70万石,其中进入广州的数量就有60万石,而琼州府数年间上交户部广东清历司的“杂课银”也有几万两。
再一详查,当年熊文灿拍着胸脯保证的“以流民实琼屯垦,可解灾荒流民滋事之难,米粮百万之利亦可期也”居然几近成真。
虽然都是粮商倒卖流转,但以琼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偏野地方,能活络出如此大数量的米粮。简直就是奇迹!
再延伸到东南三省,闽、浙、粤,乃至整个南洋,海上粮食贸易这些年非常活跃,部分粮食贸易还一度还到达山东。东南沿海州府粮价平稳,虽然灾荒也时有发生,但却是大明民乱最少的地方。比起十年前简直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也支持着崇祯那岌岌可危的朝廷岁入。
再回想起多年前熊文灿主政两广时,莫名其妙地每年总会多出几万两白银的内帑收入,已经穷得没抓拿的崇祯这才真正开始审视两广及琼州对大明的重要程度。
传统的江南运河漕运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河道久失疏浚,江南漕粮北上。地方沿途吃拿卡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