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出来后让扩建后产能平均的木工工厂开始加班加点起来,本来大家刚轻松一两个月,结果大少爷这么一搞,有的人就唉声叹气,有的人就高兴了。

    多干些活怎么了?加加班怎么了?少爷心善才叫俺们一天只干四个时辰的,多干的算加班,两倍工钱!不想干?嫌累?赶紧滚滚滚,想进来的人多的是!

    干上半年就能在城里买一套宅子了,也能在城外买块地自己盖一座两进的院子了,还有啥不满足的?没看见外面还有那么多闲汉等着替你的位子?

    干!一千二百多木工加足马力的干!原木一车车运进来,几十台切割机不停的切割成片,几十个小切割机不停的切割成大概零件,车床车,钻床钻,刨皮打磨组装上漆一条龙!

    一些生铁铸件钢铁厂加一个钳锅铸,钢制件机器厂刚开张,活不多,干了。轴承厂生产需要的轴承,塑料厂开模铸塑料壳,保持自用的剿丝机织布机和外售的以110的比例生产,自用一千套以后停止生产,力生产外售型的。

    这个织布机叫什么好呢?研究这个大翔同学出了不少机械点子,就叫展翔剿丝机和展翔纺织机好了,展翅飞翔,嘿嘿!师徒俩名字倒是挺合适的,我负责展翅,你负责飞翔!

    把想法给大翔说了后这家伙高兴的,非要飞一圈,徐伟拉着手腕飞了十几圈……

    就这样,代表工业革命的飞圈圈就这么诞生了!徐伟甚至打算让人画下自己所有成就的画像,省的以后后人找不到英俊神武聪明绝顶的徐大少爷!

    之前除了马车能改进商业运作模式外,其他的只是商品,自己生产商品出售到市面上,现在呢?出售十倍产能的机器啊!

    若大明的纺纱纺织业能提高十倍产量那会怎么样?棉花供应跟不上,棉布从以前的市场存量增加十倍,棉布必然会降价,百姓也能多买点布做件衣服。

    纺纱织布的民间作坊焕发第二春,跟不上节奏的散户必然要被挤压生存空间,散户手里没有多少钱,买不起新机器,然后失业,然后……

    这些都是必然的,不过也有方法解决,那就是卖便宜点,批发给本地商人,本地商人为了很紧徐伟的步伐那是让干什么干什么。

    外地商人就不行了,纯粹为了赚钱,批发给本地商人,让他们卖给各省散户,然后派人在各省驻扎,到一批卖一批,买了机子的散户一个月结清货款,等散户买的差不多了再卖给纺纱织布作坊商人。

    而且这年代人信誉好到不行,就比如徐伟收了玻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