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县衙大门的时候,天色已晚。

    一整天的时间,竟然也就这么过去了。

    郑娴儿回头看了一眼,恰好楼阙也在看着她。

    四目相对,楼阙微笑了一下,无声地向她说了句:“放心。”

    可是,郑娴儿如何能放心?

    先前在书院里关着,官差们至少还会顾全他读书人的体面;如今进了大牢,谁还会管你体面不体面?

    黎县令已经打算跟楼家撕破脸了,楼阙在牢里怎么会好过!

    郑娴儿浑身上下每一滴血都在翻腾着、叫嚣着,要她去把楼阙带出来,或者冲进去陪着他。

    可是,她什么都不能做。

    那么多人在等着她出错、那么多人在等着看笑话,她连半点儿失误都不能有。

    她必须冷静、必须无情,必须表现得像个真正的“三嫂”,不能不关心,却也不能太关心。

    稍有失度,便是大错!

    那一笑之后,楼阙缓缓地背转身去,跟着衙役们走了。

    郑娴儿面无表情,转过身继续向外走。

    她不知道自己的表现算不算适度,但这场戏,到底还是落幕了。

    耳边盘旋着一片恼人的聒噪,那是围观的百姓意犹未尽,硬要追着她问一个是非黑白。

    郑娴儿看着远处的夜幕,不轻不重地叹了口气,向身边的人说道:“事情真相究竟如何,相信黎大人会有明断。我在楼家一向不理俗事,实在不知道陈四小姐那件事的是非曲直。——我只知道,二公子的那番证词是错的。”

    说罢,她再不理会旁人的纠缠,径直走下台阶,往人少的地方避了开去。

    身后,百姓们口耳相传,渐渐地把她的那番话传开了。

    二公子是原告的证人,他的证词有错,那也就意味着陈四小姐所告之事极有可能是子虚乌有了。

    众人再想想楼家几位公子的风评,心中更是渐渐明朗。——好色贪淫的分明是二公子自己,什么时候这个词也能落到五公子的身上去了?

    楼家五公子洁身自好、人品贵重,这是桑榆县人尽皆知的啊!

    多半是陷害吧?世家大族之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谁又说得清楚呢?

    ——众百姓看了一场大戏,心满意足地互相交谈着,渐渐散去了。

    是非黑白任人评说。

    郑娴儿装作不留心,耳朵却一直没有闲着。

    此刻似乎是相信楼阙的人比较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