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再说了,他这个江苏节度使,其实干不了这么大的事。

    这种事,分明得是挂政府尚书;挂三公、三师、三孤;或者伯、侯、公这样品级的人来总协调。自己能管的,就是两淮盐的生产、盐税征收问题。

    自己这个江苏节度使,别说挂三公三师三孤了,都他妈快混成徐州府尹江宁府尹了,还能管得了江西吉安府的事?自己多大的脸,一个江苏节度使去管江西的事?

    如今这江苏官,是最难当的。

    上面一大堆的出镇勋贵、黄淮都督、漕米海运、淮河治理、运河废弃整改、漕工安置、工商海关、垦荒、税改、驻军等等中央直接派下来的人。

    哪个都惹不起。

    公公婆婆一大堆,自己就是个小媳妇。

    所以你也别冲我输出,我就一贰佐官,盐的生产、盐引改票,我能管。

    别的,你直接问兴国公就行。

    林敏将这个盐政的烂伤疤一揭,本就是借题发挥的皇帝也只好再跟着骂几句官员只考虑自己私利,却不顾朝廷大利云云。

    对这件事看透本质、真正懂行的官员,全都不说话。

    一些喜欢腹诽的,均想,这两淮盐政的事,本就是朝廷自己弄出来的。

    是朝廷的财政制度和之前的煮盐法,根本不支持官方收盐的唐时旧制。

    再说了,两淮盐政的改革,不管怎么修修补补,之前都是为了把资本圈养起来,缺钱的时候找他们报效。

    本质上就是朝廷“寓税于盐”,盐商抠老百姓的钱,朝廷急需用钱的时候再抠盐商的钱。

    你现在有了海外贸易、有了玻璃之类的新兴产业的工商税,有了锡兰的肉桂槟榔,如今腰包抖了起来,翻脸不认。

    当初把考评和盐税绑定,不就是因为前朝盐政崩溃,你想收钱吗?

    既是绑定考评,你当大家科举千军万马杀出来,都是为百姓来服务的啊?不还是为了升官发财吗?既是为了升官发财,那自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也别装的现在多震惊,要不是弄出来海外贸易让你收着钱了、要不是北方战争结束了、要不是能用别的办法借到钱了,你敢动盐政?

    这本质上和土地税三十税一没有任何区别嘛。难道皇帝都是傻子,真不知道这么搞,地方财政根本不够?

    真正明白这里面改变的,全都不做声。

    不明白这次盐政改革、运河改革到底本质是什么的,这时候还是老一套思维,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