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至于在檀香山上孟松麓对信仰的社会实践,只能说,纯是过家家。

    三十多个岛上掌握着最先进生产力的人,把孟松麓教的礼法等,当成过家家酒的规则。

    唯一让他们陪着他玩的原因,就是过完家家酒之后,会给工钱……非常多的工钱。

    他们热情满满地参与这场家家酒的原因,逻辑很简单。

    国家政权的建立,可以快速推广技术,拉升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拉升,可以促进社会分工,更少的人种粮食,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

    更多的非农业人口,可以去山上砍檀香树。

    砍更多的檀香树,可以卖更多的钱。

    更多的钱,可以提升他们在“松苏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天下”内的地位。

    两个不同的天下,正在塑造不同的传统。

    传统本身,也是一种现实。

    大顺的皇权,靠的不只是武力在维护,更靠着惯性和传统。

    权力,大多数时候,靠的是别人相信你有权力,你才有权力。

    在这里,这三十多号饿狼,真的会以臣子的心态面对所谓的檀香山王?

    你寄吧谁呀?

    …………

    与此同时。

    大顺的西南边疆,高浪埠。

    曾经僧伽罗人管这里叫Kola-amba-thota,当年去地中海玩路过这里的汪大渊,回国后,空耳成了高朗布,实则意译是盛产芒果的港口。

    后来葡萄牙人来,空耳后,把高朗布,变为了bo,哥伦布、科伦坡,用来纪念哥伦布,消解其原本含义。

    再后来,中国人又来了,一样也是空耳,从科伦坡,变成了高浪埠,用来感叹印度洋的夏季风暴。

    空耳加会意翻译,是消解外来语影响的最好方法。

    在这一点上,葡萄牙人把高朗布翻译成科伦坡哥伦布、而大顺又把科伦坡再译回高浪埠,用的是一样的办法、同样的思路、同样的消解历史虚无历史的文化侵略。

    此时,正值印度洋风暴季到来前的最后一段时间。

    一艘大顺的商船,在高浪埠外海驻足,并没有进港,而是升旗朝着远处的两艘法国军舰致敬。

    这是两国之间互相给面子的一种规矩,法国的商船看到了大顺的军舰,也要如此。

    毕竟四十多年前,法国人第一次来广州,为了彰显自己才是“欧罗巴正统”,就因为英国商船不致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